定興縣順起琺瑯廠
?

資訊分類

更多

產品分類

更多

最新資訊

更多
地址:保定市定興縣小朱莊鄉東溝河工業區
郵箱:[email protected]
電話:0312-6882844
傳真:0312-6882844

新聞中心

當前位置:首頁 > 新聞中心 > 景泰藍文化

景泰藍文化

2016-11-19

景泰藍,歷史上稱為琺瑯器,工藝上稱為銅胎掐絲琺瑯,是北京著名的傳統特種金屬工藝品。在明朝的景泰年間(1450-1457),這項工藝已經十分成熟,尤其是藍色釉料有了新的突破,像藍寶石般濃郁的寶藍,高貴華美,所以,被稱為景泰藍。這一古老的藝術瑰寶發展到現代,雖然景泰藍作品已是各種色彩具備,但仍然沿襲著習慣稱謂景泰藍。
    景泰藍的制作工藝是先用紫銅制胎,而后用細銅絲軋扁后,以手工掰成各種花型圖案,先掐、后焊,讓其牢固地貼在紫銅胎體上,再加上各色琺瑯釉料,經過燒制、磨光、鍍金等多道工序后,才能最終完成。景泰藍的制作工藝,既運用了青銅和燒瓷的傳統技術,又吸收了傳統繪畫和雕刻的技法,制作而成的工藝品具有渾厚凝重、富麗典雅的藝術特色。 
    有關景泰藍這種工藝的起源,由于歷史文獻記載不足,而且缺少具有可靠年款的制成品作為斷代依據,所以專家學者的看法多有不同,目前尚且難以定論。目前最集中的看法有兩種其一,景泰藍的工藝起源于中國。早在春秋時期,越王勾踐劍的劍柄上就已經嵌有琺瑯釉料;滿城出土的漢代銅壺,壺體上也用琺瑯作為裝飾;日本正倉院所藏的唐代銅鏡,鏡背面的花紋上就涂飾著各色琺瑯。中國金屬工藝中,琺瑯的運用歷史悠久,只是由于種種原因,這種工藝制作沒有得到繼續的發展,直到明代,才迎來了它的繁榮時期。其二,景泰藍工藝在我國的出現始于元朝。忽必烈西征時,這種工藝從西亞的阿拉伯一帶傳入中國,首先在云南一代流行,以后受到京城人的喜愛,得以傳入中原。據《新增格古要論古窯器論大食窯》記載大食窯出于大食國。以銅作身,用藥燒成五色花者,與佛郎嵌相似。嘗見香爐、花瓶、盒子、盞子之類,但在婦人閨閣之中用,非士大夫文房清玩。世又謂之鬼國窯,今云南人在京多作酒盞,俗稱曰鬼國嵌,內府作者,溫潤可愛。我國古代的工匠們很快地掌握了大食窯的制作技藝,并結合我國本土的傳統工藝技法,幾經改良,制作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嶄新的金屬胎掐絲琺瑯器景泰藍。此時,琺瑯的譯名有十幾種,如佛林、佛郎、發藍等。
    以上兩種看法對于景泰藍工藝的起源雖有很大的分歧,但其中有一點則是相同的:這種工藝并非始于明朝的景泰年間,其歷史淵源可追溯到元朝甚至更久遠的年代。另外,學界也公認:景泰藍能在短期內有極高的藝術成就,主要原因是元末明初,中國已經具備了成熟的鑄銅等冶金技術以及玻璃、琉璃的制作技藝,且掌握了控制煅燒的溫度,為景泰藍工藝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。明清兩代,景泰藍工藝得到了極大的發展,成為中國傳統工藝美術領域中的一枝奇葩。
    北京數百年的國都歷史,從來是集全國優秀的人才與各種技藝并使之相融之地,可謂是物華天寶,人杰地靈,北京的文化藝術成就也正是來源于這種得天獨厚的優勢。作為景泰藍工藝主要的發祥地和最為重要的產地,明代的御用監和清代的造辦處均在北京設有為皇家服務的琺瑯作坊。
    北京景泰藍工藝最初的興盛是在元末明初,至明代,北京的景泰藍工藝已經趨于成熟。明代的景泰藍制品,銅胎的質地較好,多為紫銅,胎體略顯厚重,所以,這時制品的造型以仿古的居多,主要仿青銅器所用的彩釉均為天然礦物質料,色彩深沉而逼真。     清代是北京景泰藍工藝發展的又一高峰期,特別是清乾隆年間(1736-1796),景泰藍工藝得到了空前的發展。在風格上,此時的景泰藍工藝品不僅繼承了明代景泰藍的豪華、古典、雅致,而且也開始呈現出纖巧而綺麗的風格特征。此時鍍金的技術已經遠勝于明代,鍍金厚重,愈現圓潤結實,金光燦爛。清嘉慶初期,景泰藍生產開始衰落,一直到道光年間(1821-1850),留存下來的作品數量都不多。但此時,景泰藍工藝品鮮明的民族風格開始引起西方人的注意,并得到了他們的青睞,景泰藍工藝品開始作為重要的外銷商品出口,這就使得景泰藍的生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復和發展。在對外貿易的刺激下,除了官營琺瑯作坊外,民間也紛紛開設了商號和店堂,經營景泰藍制品,如老天利、寶華生、靜遠堂、志遠堂等。1904年,老天利制作的寶鼎爐在美國芝加哥世界博覽會上獲得一等獎,(后來在1915年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再次獲得一等獎),自此,北京景泰藍在國際上聲譽大振,各國客商紛紛前來訂購。 
    民國至解放前,由于整個國家形勢處于動蕩之中,北京景泰藍工藝的發展和全行業的生產經營也基本上處于徘徊、低落的狀態。原料成本提高、市場購買力削弱、從業人員銳減等原因,使得景泰藍行業奄奄一息。 
    解放后,國家對于傳統工藝實行了搶救、保護和扶持的政策,景泰藍工藝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。到1958年,北京已先后成立了北京景泰藍廠和國營北京市琺瑯廠。1958年成立的北京市工藝美術學校還開設了金屬工藝專業,專門培養景泰藍設計人員。這一時期,景泰藍行業獲得了快速的發展,景泰藍工藝無論在造型和裝飾紋樣上,還是在色彩及藝術水平上,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和進步。在上個世紀的八九十年代,以原北京工藝美術廠和北京琺瑯廠為代表的正宗的景泰藍生產廠家,始終堅持以質量求生存、以品種求發展,景泰藍工藝有很大的發展與創新。(定興順起琺瑯廠整理)


天天日天天操av